4月27日,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,今年一季度,我市19个国家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7.5%,同比提升3.3个百分点。其中,挡石河兰家、温德河孤榆树断面均由去年同期四类提升至三类;省控断面全部达标;已完成治理的“九河一湖”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全部达到消除黑臭标准。我市化冰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。
一季度,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水利、住建、农业农村等部门对国省控断面所在河湖、城市黑臭水体、入河排污口,以及规模化养殖场、工业企业、污水处理厂等重点污染源开展了全方位排查整治工作,全面加强化冰期水环境管理,有效解决敏感期水环境突出问题。
市生态环境局先期制定了《关于加强化冰期水环境管控工作的通知》。针对化冰期水环境特点,建立应急处置机制,及时掌握和研判水质波动情况,组织开展现场排查、水质监测、溯源整治等相关工作。重点关注河道内是否存在畜禽粪污及垃圾堆放问题,针对规模化养殖场、工业企业、入河排污口、污水处理厂等环境问题专项排查,化冰期水环境质量管控工作实行周调度,3月至4月,共排查发现畜禽粪污问题40处、河道垃圾问题1093处,已全部完成整改。
深入开展冬春季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,以无人机飞行航拍方式对松花江干流开展了历时19天的专项排查,共排查入河排污口140个,航拍照片855张、入河排污口视频143段。累计飞行87架次42小时,覆盖岸线123公里。共发现11处雨洪排口异常情况,针对排查发现的城镇雨洪排口异常排水情况,联合住建部门开展了溯源排查和整治工作。
同时,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河长办、市水利局开展了巡河、清河行动,及时发现并清理河道管理范围内“四乱”问题。此次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263个,清理河道范围垃圾1.98万立方米、柴草垛110处。联合市住建局、市水利局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再排查行动,对易出现水质波动的敏感水体开展加密监测,并进行现场巡查、巡视,确保不发生返黑返臭。(安丰武 王进)